上線狀態:    住戶編號:
 的相簿
  的相簿 > 泥鰍
泥鰍

1.學名: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

2.科名:鰍科

3.英名:Oriental weatherfish, Pond Loach,Weather loach,

Weather loach,Dojo,Amur weatherfish, Amur mud

loach, Japanese weatherfish

4.別名:土鰍、胡溜、魚溜、雨溜

5.特徵:體延長,前段略為圓筒形,後部側扁,腹部圓形,

背緣線平直;尾柄有皮質隆起而與尾鰭相連。頭部

稍側扁, 近似圓錐形。 吻突出而稍圓鈍。 眼小 ,

上側位,無眼下棘。 口小,下位,呈馬蹄形。鬚 5

對,短於頭長之半;其中吻鬚2對,口角鬚1對,頦

鬚 2 對。體被細小圓鱗,頭部無鱗;體鱗極細小,

埋於皮下,側線鱗 150 個左右;體表粘液豐富。尾

鰭圓形,尾柄上、下方有窄扁的皮褶棱起。體背側

灰褐色,腹側為淡黃色,全身滿內黑褐色小點;背

鰭、臀鰭及尾鰭密佈細小的黑色斑點;尾鰭基部上

方具有一明顯黑點。

6.棲地:分布於亞洲大陸東部、日本列島及台灣等地。本島

之各地低海拔的河川中、下游、池塘、溝渠與稻田

皆有分布。

7.習性:泥鰍喜歡棲息於靜水的底層,常出沒於湖泊、池塘

、溝渠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層,對環

境適應力強。泥鰍不僅能用鰓和皮膚呼吸,還具有

特殊的腸呼吸功能;當天氣悶熱或池底淤泥、腐植

質等物質腐爛,引起嚴重缺氧時,泥鰍也能躍出水

面,或垂直上升到水面,用口直接吞入空氣,而由

腸壁輔助呼吸,當它轉頭緩緩下潛時,廢氣則由肛

門排出。每逢此時,整個水體中的泥鰍都上升至水

面吸氣,此起彼伏,故西歐人對它有“氣候魚”之

稱。泥鰍生長最適宜的水溫為15 ~ 30℃,水溫 25 ~

28℃時生長最快,在 5℃以下或 30℃以上或者在池

水乾涸時,泥鰍便鑽入泥土中,依靠少量水分使皮

膚不致乾燥,並全靠腸呼吸維持生命。待翌年水漲

,又出外活動。由於泥鰍忍耐低溶氧的能力遠遠高

於一般魚類,故離水後存活時間較長。在乾燥的桶

裏,全長 4-5釐米的泥鰍幼魚能存活1小時,而全長

12 釐米的成魚可存活 6小時,並且將它們放回水中

仍能活動正常。泥鰍屬雜食性魚類,它多在晚上出

來捕食浮游生物、水生昆蟲、甲殼動物、水生高等

植物碎屑以及藻類等,有時亦攝取水底腐植質或泥

渣。

8.繁殖:泥鰍為多次性產卵 ,魚類在自然條件下,4 月上旬

開始繁殖,5 ~ 6月是產卵盛期,繁殖的水溫為 18 ~

30℃,最適水溫是22 ~ 28℃,本省天然泥鰍產卵季

節為每年3~ 9月,最盛期為 4 ~ 7月,通常在降雨後

或漲水時選擇清澈的潛水處產卵,產卵在水深不足

30釐米的淺水草叢中,產出的卵粒粘附在水草或被

水淹沒的旱草上面。孵出的仔魚,常分散生活,並

不結成群體。

9.功用:通常用於燉中藥、煮湯或三杯泥鰍,目前市場及餐

廳販售之泥鰍均為人工養殖者。



泥鰍肉質細嫩、味道鮮美、富含蛋白質及維生素 A,且

脂肪含量很低,可以說是一種高營養價值之淡水魚類,無怪

乎,擁有日本廣大的消費市場。近年來,由於農業及工業廢

水等污染河渠、田溝等泥鰍之生息場所,使天然泥鰍的產量

大為減少,同時日本市場需求量卻與日俱增,泥鰍價格上揚

,因此泥鰍之繁養殖業隨之營運而生。

關於這本相簿
  • 相片張數:0 張
  • 瀏覽次數:1 次
  • 收到回應:0 則
  • 相簿類型:自然觀察
  • 瀏覽權限:公開相簿
            幻燈片播放


 
此用戶尚未上傳照片!!

首頁 上一頁  1 下一頁 末頁  共 0 張
給我們一個讚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