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值服務
住戶搜尋
心情貼
直播
感興趣
手機交友
還沒登入愛情公寓嗎?
還沒加入愛情公寓嗎?
馬上進入公寓和
10,546,874
個住戶交朋友~
紅包抽抽樂!小資變土豪!
素人也能成為明日之星!
移除此區廣告請加入VIP
上線狀態: 住戶編號:
的相簿
的相簿
>
泥鰍達人林慧熙:真泥鰍專銷日本
泥鰍達人林慧熙:真泥鰍專銷日本
• 二十年前,林慧熙打開白肚泥鰍外銷日本市場,並成為臺灣輸日的唯一管道,他以契養模式運作,提供泥鰍苗給養殖戶,並以保證價收購成魚,依照日方訂單數量放養,做到產銷平衡,讓白肚泥鰍養殖產業維持穩定平順。
臺灣養殖泥鰍年產量都年來一直維持在2百多噸到4百多噸之間,除內銷外,主要外銷日本。真泥鰍與黃泥鰍兩個品種都有養殖,黃泥鰍養殖密度較高,產量多,主要供內銷市場。真泥鰍則專為日本市場而養殖,島內消費只占小部份。外銷日本的部份主要由台南將軍鄉的林慧熙所掌握,打開日本市場後,采計劃性生產,契養模式,控制產量,多年來價格相當穩定。林慧熙接受本刊轉訪時表示,人工養殖的泥鰍品種主要為黃泥鰍與真泥鰍。黃泥鰍主要供應內銷市場,真泥鰍就是俗稱的“白肚仔”,外銷價格比國內好,因此大部份外銷到日本。
泥鰍被稱為“水中人參”
據營養學家的研究測定,泥鰍可食用的部分每100克含蛋白質9.6克,遠比一般的魚、肉類要高,人體所需的氨基酸如賴氨酸等含量則更高,還含有大量維生素。而且脂肪成分較低,膽固醇更少,是屬於高蛋白低脂肪食品。泥鰍含類似廿碳五烯酸的不飽和脂肪酸(EPA),有利於人體抗血管衰老,對於有“三高”的人士,絕對是非常健康的選擇。 中醫認為泥鰍具有補中益氣、除濕退黃、益腎助陽、祛濕止瀉、暖脾胃、療痔、止虛汗之功效。
泥鰍肉質細嫩鮮美,營養豐富,比一般魚類高出幾倍。極為注重養生的日本人及韓國人,很喜歡吃泥鰍,他們視泥鰍為〝水中人蔘〞。在大陸內地有〝天上斑鳩,地下泥鰍〞的說法來形容泥鰍。日本人料理泥鰍的方式有柳川鍋、蒲燒、油炸、串燒等等,大陸則以火鍋及蒸炒煮炸等各種方式把泥鰍創造出上百種菜色,臺灣料理方式通常以中藥燉煮、做湯、油炸或三杯泥鰍。目前市場及餐廳販賣的泥鰍多是人工養殖,大陸原本野生泥鰍為數極多,近年也因工業發達及農藥污染,野生泥鰍捕獲數量已大不如前。
“日本人很喜歡吃泥鰍,而且只吃和鰻魚很類似的白肚泥鰍。”林慧熙說白肚泥鰍肚子是白色,背部為灰草色,體表都是黏液,和鰻魚幾乎一模一樣,只是身型比較短而已。泥鰍身體之所以光滑是因為皮膚會分泌“泥鰍滑液”,它具有抗菌消炎作用。
臺灣歷年人工養殖泥鰍產量統計圖
真泥鰍大多外銷日本
1947年出生的林慧熙是台南將軍鄉人,在北門高中就讀綜合農漁牧科時就已接觸到水產養殖,退伍後從事淡水魚類的養殖,做過草魚、烏鰡等。1960年代林慧熙觀察到工業逐漸發達及農藥的使用,環境污染後野生泥鰍數量減少,價格上揚,因此決定開始改養泥鰍。
在二十年前左右,透過在日本的親友,林慧熙和日本貿易商社搭上線,做起泥鰍外銷日本的生意,是臺灣養殖真泥鰍銷售日本的唯一管道。「每年年初根據日本的訂單需求生產泥鰍苗,以每尾4角的價格售給下游契約戶養殖,養成之後,並以每台斤140元的價格收夠泥鰍成魚外銷日本。」林慧熙向本刊指出,因為是采計劃性生產,產銷達到平衡,多年來臺灣真泥鰍的價格都相當穩定。「日本人做生意很講究信用,不會隨意的調價」。
目前俗稱「白肚仔」的真泥鰍養殖主要集中在台南地區,台南地區的氣候及水質適合泥鰍的飼養,而且起補後的運輸距離較近,可節省運輸成本,作業方便。要銷往日本的泥鰍,當天一大早就要捕撈,運到將軍鄉林慧熙的養殖場,進行打氧氣包裝作業,完成後直接運到桃園機場,空運到日本。
捕撈作業是委託專業的團隊,作業及網具和一般魚類捕撈相同。「池塘有水時泥鰍不會鑽土,拖網經過池底,可以撈到大部份的泥鰍,達50尾斤的上市規格就挑選上岸,其餘放回繼續養殖。要全部捕撈時,可降低水位到30公分,以方便作業。一般水溫高於33℃以上,或者低於15℃以下,泥鰍就會鑽進泥裡,保存體力,準備夏眠和冬眠了。
8個月內可出池
泥鰍的繁殖季節是每年2月至6月,繁殖用的種魚是精挑細選2齡以上的成熟大陸野生泥鰍,規格在10~30尾/台斤(尾重20~60克)。在種魚池裡以雌5雄3比例蓄養,每池蓄養100尾繁殖用種魚,經荷爾蒙催熟後可自然交配產卵,每尾雌魚每次產卵數平均約5千顆,一年產一次。產卵後要撈起放到孵化,孵化池是約2×8米的矮池子,水深約15公分。剛孵化後的稚苗長約3mm,可用鰻粉喂飼,水溫維持在25度,過低時可用加熱棒加溫。孵化後飼養1~1.5個月,可長至寸苗,這個階段育成率大約50%。寸苗階段可改用泥鰍專用的人工配合沉性粒料,並放養到室外土池。
由於外銷日本數量有限,林慧熙的契養戶每分地放養密度是10萬尾。「日本客戶對品質要求極高,泥鰍的肚子一定要白,背部為灰草色,和鰻魚類似。放養密度低一些,飼養管理上比較容易照顧好,泥鰍的品質也好。」
寸苗放養後3個月可開始收成,達到50尾斤(尾重12克)的才捕撈上市,未達規格的留下繼續養殖。一般寸苗後8個月內可完全出售完畢,此階段育成率正常的話在80%左右,從孵化開始計算到成魚出售的總育成率約在4成。
成魚養殖池上頭要架設網子,以防止夜光鳥及白鷺鷥的啄食。網子破掉的要趕緊補網,看到鳥飛進網子裡要驅趕。「如果讓鳥兒溜進網子裡的話,尤其是夜光鳥,一隻鳥就會吃掉十幾隻的泥鰍。」防鳥網架設成本一甲地約2~3萬元,一般網子如果沒有大颱風的吹襲可以耐用3-4年。
池邊價每公斤233元
林慧熙的養殖場約有2甲地,共十多個池子。而臺灣養殖白肚泥鰍的面積共約20甲,以一分地10萬尾計算,全台產量約2千萬尾,年產約240噸。為了分散產期,林慧熙把18甲的契養戶的放養期分成三階段,6甲整池、6甲放寸苗、6甲養成魚。「銷日本的數量每次約2~3百公斤,分散產期,才不會讓契養戶養到了上市規格卻出不了池,徒然增加飼養成本。
目前業者泥鰍養殖大多以自動投料機定時投喂飼料,每天定時投料2~3小時。「養殖泥鰍最重要的就是投料量的控制要很精准,適當的投料才不會把水質弄壞,加上適當的放養密度,泥鰍就不容易生病。」林慧熙說泥鰍比較常見的疾病就是皮膚病、爛尾病,這通常是水質惡化所造成的結果。
目前飼料廠生產的泥鰍專用人工配合料每包約台幣780元,每公斤約26元。養殖泥鰍的飼料換肉率大約在1:1。在飼養成本方面,池邊收購價每公斤233元,扣除1公斤苗價50元(125尾×40%×0.4元),飼料26元/公斤。不含水電、人工、折舊、利息等,每公斤的獲利約有157元。如以一分地10萬尾計算,每分地可產1200公斤(約12000公斤/公頃),收益約28萬,苗價及飼料成本約9.12萬。林慧熙的契養戶有二、三十戶,每戶飼養面積大多在1甲地以下。
大陸市場潛力可觀
大陸四川現在有一道菜非常流行,就是「泥鰍全宴」,當地人把這道菜叫做「水中人蔘」,因為泥鰍不僅含有豐富的膠質,而且還被認為可以壯陽。泥鰍全宴創始店《曾紀實泥鰍王》自2002年成立以來,以曾氏姐弟祖傳的“烹鰍術”將長期以來難登大雅之堂的野生土泥鰍,首創出去骨冷鍋泥鰍、缽缽幹鍋泥鰍及泥鰍全宴三大美食系列,把泥鰍創造出上百種菜色。
現在中國大陸主要泥鰍養殖區域在江蘇、安徽、重慶、四川、湖北這幾個省,國內市場需求量達到每年30-40萬噸,出口以韓國、日本為主。江蘇連雲港贛榆縣墩尚鎮是全國最大的泥鰍集散中心、交易平臺和出口基地,泥鰍的年出口總量占全國98%,是名副其實的“泥鰍之鄉”。江蘇省贛榆縣養殖面積達2千公頃,年產5000多噸以上,共有6000多養殖戶,從事泥鰍苗種販運、飼料加工銷售等行業有1.6萬人。通過幾年的發展,中國大陸的泥鰍養殖業的畝產量已從4、5百公斤提高到8、9百公斤(約13500公斤/公頃)。
過去泥鰍出口主要依賴青島、日照等地代理公司,墩尚泥鰍協會已積極培育數家新的自營出口企業擺脫對外地的依賴。同時與淮海工學院、江蘇海洋資源開發研究院合作,新建泥鰍種苗繁殖場,預計每年繁殖泥鰍4.56億尾,緩解種苗匱乏問題。
近年來,大陸的泥鰍市場行情看好,國內市場需求擴大,泥鰍火鍋在四川等地是非常受歡迎的料理。林慧熙表示,如果能夠打開大陸市場,對臺灣的泥鰍養殖將會是很大的幫助,可增加養殖面積,泥鰍養殖產業前景會更加看好。
泥鰍小檔案
泥鰍為鯉形目鰍科的一種,俗名泥鰍、鰍魚、土鰍、胡溜、魚溜、雨溜。主要分佈於中國大陸、緬甸、越南、日本、朝鮮半島及臺灣。在臺灣的河川中、下游、池塘、溝渠與稻田等都有可發現其蹤跡。 泥鰍有2個品種,一是真泥鰍,學名: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,現在臺灣養殖業界多稱其為「白肚仔」。另一種是大鱗副泥鰍 ,學名:Paramisgurnus dabryanus,業界稱為黃泥鰍。
泥鰍在水中時是用黏液幫助皮膚呼吸,水中溶氧不足時,可離水直接吞吸空氣用腸呼吸。在池水乾涸時或水溫在攝氏5度以下或30度以上,牠就會潛入10~30公分的泥土中,土壤中只有少量水分濕潤皮膚,泥鰍就能維持生命,因此體表佈滿黏液的泥鰍對環境之適應力及耐汙能力非常強。泥鰍為雜食性,以小型甲殼類、動物性浮游生物、絲蚯蚓、植物嫩莖芽、雜草種子、綠藻、有機物碎屑、微生物等為食物,白天大多潛伏夜間才出來覓食。
關於這本相簿
相片張數:1 張
瀏覽次數:1,813 次
收到回應:0 則
相簿類型:自然觀察
瀏覽權限:公開相簿
幻燈片播放
103747200.jp
g
首頁 上一頁
1
下一頁 末頁 共 1 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