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ppm的氨氮要完全轉換成硝酸鹽氮, 需要用掉4.57ppm的溶氧
親愛的養殖朋友大家好, 為什麼您養殖池中的氨氮或亞硝酸居高不下,
為什麼使用沸石粉, 活菌, 腐質酸鈉, 黑粉仔, 白粉仔, 活性碳, 等等等的水質改良劑, 底質改良劑都沒辦法解決氨氮或亞硝酸居高不下的問題呢?
養殖池水中的氨氮或亞硝酸居高不下, 養殖生物對各種疾病的感受性會增加是事實, 因此緊接而來的是各種鰓部的原生寄生蟲發生, 每天雖然死亡的數量不多, 但是會拖一段時間, 這個時間不僅造成魚類損失, 就算是沒有死亡, 體重及成長至少還要花2個星期才可能補的回來, 同時水質處理的藥物花費可能很驚人(有機銅, 福馬林, 有機磷劑類....).
請記得<<1ppm的氨氮要完全轉換成硝酸鹽氮, 需要用掉4.57ppm的溶氧>>, 再多的活菌來幫忙降解氨氮及亞硝酸, 也還是需要4.57ppm的溶氧, 因此, 搞水產養殖, 池水溶氧最重要, 特別是大家所忽視的底層水溶氧.
雖然養鰻魚不太注重溶氧量, 雖然養塘虱魚不太注重溶氧量, 但是請試著拉高底層池水溶氧量看看, 效果絕對出乎您的意料, 想想看, 外國鯰魚養殖的密度為什麼這麼高? 想想看, 為什麼每噸水可以收獲寶石鱸60-100台斤, 想想看, 為什麼白蝦在室外土池專養的收獲量可以高達每公頃100000台斤以上(每分地1萬斤白蝦).
您使用的有益微生物, 您使用的水質處理劑有比他們少嗎? 關鍵到底在那裡?
|